本标准规定了桑蚕原种生产区域的环境要求和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桑蚕原种生产基地和场所的选址、建设及产地保护。
本标准规定了桑蚕天然彩色茧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判定规则、报告和包装储运。
本标准适用于桑蚕天然彩色茧(鲜茧和干茧)的生产和流通。
本标准规定了热带亚热带桑树的栽培管理技术规范,包括桑苗繁育、桑园建设、管理与收获等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湖南和江西省南部等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丝茧育桑园。
本标准规定了棉花原种(包括杂交棉亲本种子,下同)的生产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棉花原种生产。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茎尖脱毒与组织培养、脱毒试管苗扩繁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培育、扩繁。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繁育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实验室、温室、防虫网室中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繁育。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原原种(G1)、原种(G2)、大田种薯(G3)各级别质量指标与检验技术要求。包括各级种薯质量要求、级别判定、田间检验、收获后块茎检验、发货前块茎检验、分级标签与证书等。
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种薯田间、收获后、发货前的级别判定与检验。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原种(G2)、大田种薯(G3)的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原种(G2)、大田种薯(G3)的生产。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收获后处理、包装、标识、运输、贮藏库(窖)的准备,贮藏量和堆码、贮藏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脱毒种薯的贮藏及运输。
本标准规定了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药材生产基地环境要求;种(子)源繁育技术标准;药材栽培技术标准;暗紫贝母药材产品的采收、加工、包装和储运技术规范以及暗紫贝母药材生产中的农药和肥料使用准则五个部分的综合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甘肃、四川、西藏及其毗邻地区海拔2 800 m~4 500 m,年降水大于550 mm,土壤疏松,腐殖质丰富的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甸、高寒草原的暗紫贝母野生药材分布及人工栽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