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件规定了两类采用数字签名技术的实体鉴别机制。第一类不引入在线可信第三方,包括两种单向鉴别机制和三种双向鉴别机制;第二类引入在线可信第三方,也包括两种单向鉴别机制和三种双向鉴别机制。本文件适用于指导采用数字签名技术的实体鉴别机制的研究,以及相关产品和系统的研发与应用。附录A定义了本文件规范的实体鉴别机制的对象标识符。
本文件规定了IPSec VPN安全接入应用过程中网关、客户端、安全管理以及密码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提供了采用IPSec VPN技术实现安全接入的典型场景和实施过程指南。本文件适用于采用IPSec VPN技术开展安全接入应用的机构,指导其基于IPSec VPN技术开展安全接入平台或系统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方案验证、配置实施、运行管理。
本文件将PKI系统的安全级别划分为基本级和增强级,规定了相应安全级别的安全功能要求和安全保障要求。本文件适用于PKI系统的研发,PKI系统产品的测评和采购参照使用。
本文件依据GB/T 21053-2023规定了PKI系统的安全测评方法,包括安全功能测评方法和安全保障要求测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PKI系统的安全测评。
本文件规定了公共域名服务系统的安全技术要求和安全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公共域名服务系统的运营和管理。
本文件给出了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的基本概念和模型,提出了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本文件适用于指导系统建设者、运营者、服务提供者和评估者等开展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工作。
本文件确立了网络安全从业人员分类,规定了各类从业人员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组织对网络安全从业人员的使用、培养、评价、管理等。
本文件给出了开展电信领域数据处理活动的安全原则、通用安全措施,及在实施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销毁等过程中宜采取的相应安全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指导电信数据处理者开展数据安全保护工作,也适用于指导第三方机构开展电信数据安全评估工作。
本文件规定了网络安全专用产品的安全功能要求、自身安全要求与安全保障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销售或提供的网络安全专用产品的研发、生产、服务、检测。
本文件提出了个人信息安全工程的原则、目标、阶段和准备,提供了网络产品和服务在需求、设计、开发、测试、发布阶段落实个人信息安全要求的工程化指南。本文件适用于涉及个人信息处理的网络产品和服务(含信息系统),为其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个人信息安全措施提供指导,也适用于组织在软件开发生存周期开展隐私工程时参考。注: 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本文件中的“网络产品和服务”简称为“产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