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件规定了汽车对行人碰撞保护的技术要求、试验规定、试验程序以及冲击器的标定、同一型式判定和标准的实施。
本文件适用于M1 类和N1 类汽车,但不包括驾驶员座椅R 点在前轴中心横向平面之前或驾驶员座椅R 点与前轴中心横向平面的水平距离不大于1 100 mm,且最大总质量大于2 500 kg 的M1 类车辆;也不包括驾驶员座椅R 点在前轴中心横向平面之前或驾驶员座椅R 点与前轴中心横向平面的水平距离不大于1 100 mm 的N1类车辆。
本文件规定了车辆倒车提示音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N2、N3、M2(最大设计总质量大于3 500 kg)、M3类的车辆,其他车辆参照执行。
本文件规定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碰撞后的特殊安全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使用压缩气态氢且车载氢系统公称工作压力不超过70 MPa 的M 类和N 类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本文件规定了封闭式货车货物隔离装置及系固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N1类及车辆最大设计总质量小于或等于7 500 kg的N2类封闭式货车的设计、生产与使用,其他车辆参照执行。
本文件规定了车用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的建设、作业以及安全环保及应急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回收废旧动力电池包、模组及单体的回收服务网点建设、管理及运行。消费、储能等其他类型锂离子电池回收网点参照执行。
本文件不适用于车用铅酸电池的贮存场所。
本文件规定了长途客车新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化合物限值及检测方法,在用长途客车车内空气主要成分限值及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M2、M3类中的B级和Ⅲ级客车,其他型式客车参照使用。
本文件规定了汽车安全带提醒装置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M类和N类汽车驾驶员座椅位置和驾驶员同排乘员座椅位置的安全带提醒装置,以及M1类和N1类汽车后排乘员座椅位置的安全带提醒装置,其他座椅位置的安全带提醒装置可参照执行。
本文件规定了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放电过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放电工艺选择及放电方法、存储要求和环保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退役车用动力锂离子蓄电池再生利用的放电过程。
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通用要求、试验方案、抗扰度要求和发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地面设备与车载设备、地面设备与电动汽车所组成的无线充电系统,也适用于无线充电系统中的地面设备、车载设备和电动汽车(或简称车辆)。
本文件规定的辐射发射要求不适用于ITU定义的无线电发射机产生的有意发射,也不适用于与这些有意发射相关的杂散发射。注: 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国际电信联盟。
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进行传导充电时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可外接充电的电动汽车(或简称车辆),也适用于车辆与供电设备组成的系统。
本文件适用于车辆插座(连接方式B和连接方式C)符合GB/T 20234.2和/或GB/T 20234.3,以及供电插头(连接方式A)符合GB/T 1002和/或GB/T 20234.2的电动汽车。
本文件不适用于采用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的电动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