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件规定了用于制造轴承和结构零件的烧结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物理力学性能。选择粉末冶金材料时,注意其性能不仅取决于化学成分和密度,而且取决于制造工艺。用于特定用途的烧结材料,其性能没必要和用于其他工况的锻、铸造材料的性能相同,因此,建议需方和可能的生产厂家联系。
本文件描述了利用两个探头在硅片表面自动非接触扫描测试硅片的翘曲度和弯曲度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直径不小于50 mm,厚度不小于100 μm的洁净、干燥的硅片,包括切割、研磨、腐蚀、抛光、外延、刻蚀或其他表面状态的硅片,也可用于砷化镓、碳化硅、蓝宝石等其他半导体晶片翘曲度和弯曲度的测试。
本文件规定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粉末费氏粒度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粉末粒度为0.5 μm~50 μm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碳化物、氮化物和氧化物等)粉末费氏粒度的测定。
本文件不适用于轴对称性差、不规则形状(如薄片状和纤维状等)的粉末颗粒,也不适用于不同粉末的混合物以及含有粘接剂或润滑剂的粉末。如需采用,由相关方协商后采用。
本文件规定了液态金属密度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在室温至300 ℃范围内进行液态金属密度的测定。在300 ℃以上的熔盐、金属熔体密度测定也可参照使用。
本文件规定了含润滑剂金属粉末中润滑剂含量的测定方法。该方法也适用于制备样品以测定元素含量,例如石墨和氧,其测定会由于润滑剂的存在而受到干扰。
应用此方法的条件是:用于萃取润滑剂的适宜溶剂已知并易于得到。
本文件规定了用于通过压制和烧结制备疲劳试样的模具模腔的尺寸,使用该模具制备的试样尺寸以及通过烧结和粉末锻造材料机加工试样的尺寸。
本文件适用于所有的烧结金属及合金(不包括硬质合金)。
本文件规定了粉末混合料高温时松装密度的测定方法,主要适用于温压的钢铁粉末。方法主要依据ISO 39231中规定的松装密度测定方法(漏斗法),两种漏斗可以由相关方协商确定后选择。
本文件规定了两种流速测定方法,用于测定一定数量的加热后的粉末混合料通过一个固定孔径的漏斗的时间(流速),这种粉末主要是适用于温压的钢铁粉末。
方法A使用孔径为2.5 mm的漏斗,样品量为50 g,主要依据ISO 4490中规定的方法。该方法只适用于在加热的条件下能自由流过2.5 mm孔径的粉末混合料。
方法B使用孔径为5 mm的漏斗,样品量为150 g。
这两种方法的试验温度范围均为60 ℃~180 ℃,相关方协商确定后可选择其中一种。
本文件规定了贵金属电触点材料(静态)接触电阻的测量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贵金属电触点材料接触电阻的测量。其他金属及合金电触点材料也可参照使用。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差热分析仪或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贵金属及其合金熔化温度范围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贵金属及其合金熔化温度范围的试验,试验范围为25 ℃~2 000 ℃。